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安徽专用)(含答案解析)-乐学教程网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安徽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5
限时特惠
18
付费资源
已售 928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安徽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
简介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安徽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
本资料来自专辑: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: 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(广东专用) 2025-2026学…

2025年秋季新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模拟卷

 

注意事项:

1.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(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),考试时间为150分钟;

2. 试卷包括“试题卷”和“答题卷”两部分,“试题卷”共4页,“答题卷”共6页;

3. 请务必在“答题卷”上答题,在“试题卷”上答题是无效的;

4. 考试结束后,请将“试题卷”和“答题卷”一并交回。

一、语文积累与运用(35分)

1.按诗词原文填空。(10分)

(1)我们热爱古诗词,因为她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。寒食节到来,我们会想到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__________________”;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“__________________,脉脉不得语”的意境。遇到艰难坎坷,我们会想起《竹石》中的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__________________”;遇到老年人哀叹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时,我们可以借用苏轼《浣溪沙》中的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__________________!

__________________”劝慰他。

(2)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。同样是送别,不同的时间、地点和送别的方式,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,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。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,久久凝望: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__________________。”王维在《送元二使安西》中以酒相送:“__________________,

__________________。”而诗人高适在《别董大》诗中则用“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”来劝慰友人,激励友人抖擞精神去奋斗拼搏。

2.请运用积累的知识,完成各题。(12分)

早晨,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。她是一个精tōng礼节的妇人,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。于是给他换衣服;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《高王经》烧成灰,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……。

“叫呀,你父亲要断气了。快叫呀!”衍太太说。

“父亲!父亲!”我就叫起来。

“大声!他听不见。还不快叫?!”

“父亲!!!父亲!!!”

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,忽然紧张了,将眼微微一睁,仿佛有一些苦痛。

“叫呀!快叫呀!”她cuī促说。

(1)给加点的字注音,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(4分)

精tōng(     )    纸锭(     )    捏(     )    cuī促(     )

(2)“衍太太”这个人物曾在《朝花夕拾》的其他文章中多次出现,请用一个词语总结她的形象特点,并在其他文章中选择一个例子,写出相关情节。(3分)

(3)“于是给他换衣服”一句中“换”和“衣服”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(填词性)。(2分)

(4)下面是为《朝花夕拾》画的三幅插图。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,分别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。(3分)

①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   ②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 ③__________________

3.“少年正是读书时”,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,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,某校七年级举行了“爱阅读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,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。(13分)

读书现状调查表

项目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
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.5 小时 1.2 小时 0.5 小时
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 27.8℅ 35.8℅ 45.6℅

(1)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到上表,分析上表,你得出的结论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3分)

(2)活动中,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,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,他们分别说的是谁?请你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。(4分)

备选人物:A.匡衡  B.陶渊明  C.孔子  D.王羲之

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

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,只得在墙上凿洞,借邻人的烛光读书。

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,十二岁时见父亲有本《笔说》藏在枕头中,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。

④据说他晚年爱读《周易》,因翻动次数多,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多次。

①(     )  ②(     ) ③(     )  ④(     )

(3)学校要成立“经典诵读”兴趣小组,与你同班的李阳想参加,写了份“申请书”,中间有几处错误,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。(6分)

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:

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学校成立了“经典诵读”课外兴趣小组。本人喜欢诵读,并有一定的基础,请求参加“经典诵读”活动小组,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,请校团委务必批准。

此致敬礼

2022年1月6日

申请人:七(1)班李阳

①个错别字,请写出来并订正:__________________

②一处用语不得体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③有一处格式不正确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

二、阅读(55分)

【一】(22分)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回答问题。

母亲之躯(节选)

①雪灾结束后,荒漠上的积雪在融化,春天终于来临。

②沙漠不比雪山寒冷,在春天里温度上升一分,积雪就会融开一尺,荒野上慢慢地便露出绿的生机。春天也是接羔的季节,让牧人们每天又惊又怕。因为母驼到了临产期,肚子会一阵一阵地疼痛,它们便不会在一个地方老实待着,而是要在旷野上颠簸奔跑,想让肚子里的胎儿遭受颠簸而快些出生。所以,母驼往往都是在牧人找不到的地方独自产下幼驼。这是骆驼的习性,主人除了寻找它们外别无选择。

③这时候麻烦就来了。托拜阔拉沙漠草场上有很多长眉驼的天敌,其中最可怕的是狼。狼生性粗野,是食肉欲望最强烈的动物。到了母驼产春羔的季节,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狼终日在草场上游荡,嗅到母驼生殖的气息后,便远远地窥视,等待着出击的时机。

牧民叶赛尔曾好几次经历过这样的事。2003年春末,长眉驼群里有一峰毛色灰白,瘦骨嶙峋的母驼要分娩(miǎn)。阿吉坎老人认为它产下的会是两峰毛色如雪的白色幼驼,但大家不相信他的话,因为它的皮色像一团乱七八糟的、沾着灰尘的抹布。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“猎人的儿子会造子弹”,说的是种族遗传的事。那峰老母驼的毛色如此不好,怎能生出两峰毛色如雪的幼驼呢?

⑤分娩的两天前,那峰母驼出走,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一块大草滩抽搐(chù)着卧倒了。整整两天两夜,它在那里抽搐着嘶吼,身子下的那块草皮都被磨秃了。但任凭它如何嘶吼,草场上寂静无声,只有巨大的黑暗从四下里潜来将它遮蔽。最后,它扬起挂满污浊汗水的头,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,两块湿乎乎的血块重重地落在了地上。两个新生命诞生了。

⑥这时候,两天来始终跟踪它的一只饿狼逼近了。当浑身虚弱的母驼歪着身子,从地上刨出一篷粗大的骆驼刺埋头大嚼时,狼集中了它所有凶残的野性,敏捷地扑过来一口咬住了它的臀部,这时,它已没有力气扬起后蹄。狼开始撕咬它的躯体,它流着泪把两峰刚刚降生的幼驼护在了身子底下。

⑦待阿吉坎和儿子赶到时,那峰刚刚做了母亲的长眉驼,身子已被狼啃吃了一小半,而且已死去多时了。阿吉坎把母驼的身子翻转过来,奇迹发生了,两峰幼驼迎着晨曦颤颤巍巍地站起来,毛色洁白如雪。再看那峰母驼,它死去的时候脸上很平静,没有丝毫挣扎的痕迹。

⑧我感慨万分,母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,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母亲的形象。

⑨我跟着叶赛尔来到屋子后面的驼群里,寻找那两只毛色纯白的长眉驼。在这样庞大的白色长眉驼群中,我认不出哪两头是它们的母亲用生命保护下来的长眉驼。叶赛尔走到一峰面向夕阳站立,看上去有些傲慢的长眉驼跟前,喉咙间发出一声低低的呼唤声,用手抚摸着它的腿,似乎要让它听从他的话。这峰长眉驼太高大了,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个地方被抚摸的慰悦感。所以,当叶赛尔抚摸着它的腿时,它微微闭上了眼睛。叶赛尔说:“它就是那两峰幼驼中的一只。它也快要做母亲了,你看看它的肚子,鼓鼓的。 ”

⑩这时,太阳就要西沉了,空气中透着些许凉气,有一道夕光射到了它的腰身上,一层纯白的、微微透明的光晕映照着它俊美的体型。它猛一甩头,就在这道夕光中弯下了修长的脖颈,用一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颇为含情的、琥珀似的大眼睛望着我,然后缓缓扭转脖颈,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,使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像。

⑪我心中泛起一阵颤抖,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相信,在这家人和长眉驼之间,并不仅仅是如此亲密的关系,在这颇为动人的一幕背后,还有着更为感人的人与长眉驼互相依存的生命故事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依存,人与长眉驼才能够很好地在这里生存下去。

⑫后来,再次见到阿吉坎时,我问:“你怎么知道那峰长眉驼产下的就一定会是毛色纯白的幼驼呢?”他微微一笑说:“这很简单,我的记忆不会骗我,那峰母驼刚生下来的时候,毛色也是这种高贵的白色。”

4.阅读全文,回答下列问题。(6分)

(1)阅读第③段,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母驼此时的处境。(3分)

(2)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。(3分)

5.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短文④到⑦自然段的主要内容。(4分)

6.文章第⑦段刻画母驼死去时的情形,你从中能感受到母驼死前怎样的心理状态?(3分)

7.第⑩段中通过抓住幼驼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,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4分)

8.文章最后一段看似多余,能否删去?请说说你的理由。(5分)

【二】(17分)

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,完成各题。

丝路传承

【材料一】

①提及“丝绸之路”这段历史,张骞是无法绕过的名字,他被誉为“丝绸之路的开拓者”。

②公元前139年,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多数汉朝人都不知道遥远的西部是何状况,人们把国土以西广大未知区域连称为“西域”。那时曾生活在祁连山下的大月氏人因为匈奴的攻击,远走至天山尽头。与千里之外的大月氏取得联系,共同夹击匈奴,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。张骞一行历尽艰难险阻,更是被匈奴扣留了10余年,终于打通了通往西域之路。最终张骞经历波折,九死一生,得以回汉。北宋王安石对张骞的精神十分赞赏,写下了“汉时苏武与张骞,万里生还值偶然”的诗句。

③继张骞的使团、军队之后,更多的足迹来自商队,汉朝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进入西域,并转运至更远的南亚、西亚、欧洲。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强盛,技术先进,想跟中国往来的国家很多,在南方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,到明代,郑和下西洋成功,海上丝绸之路达到极盛。

【材料二】

①“一带一路”是中国最先提出的。一带指的是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,一路指的是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。

②古丝绸之路作用不少,而回到如今,中国发展形势很不错,国家提出了“一带一路”发展倡议,传承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的丝路精神。

③“一带一路”让中国制造落户世界各地。老挝人民在中国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帮助下,修筑了绵延千里、穿越山川大河的中老铁路。铁路沿线地质结构复杂,施工难度可想而知。铁路建设者们开凿隧道,修筑涵洞,这条从云南到老挝首都万象的友谊铁路长1000多公里,途径167座隧道,让老挝跨入“高铁时代”。文莱的淡布隆跨海大桥全长30公里,穿越东南亚最大的未经人类开发的原始森林,环保部门明确要求施工作业不能破坏生态环境,面对严苛的环保要求,中国建设者们首创“桩上打桩,梁上运梁”的施工办法,解决了环境保护难题。

④现在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“一带一路”的“朋友圈”,开展贸易往来、文化交流,与中国友好合作,共同发展。

9.根据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,对的写“正确”,错的写“错误”。(3分)

(1)张骞为了联合匈奴夹击大月氏,最终带领一行人出使西域。(     )

(2)古代丝绸之路开辟后,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物产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。(     )

(3)当今中国主导,诸多国家共同参与的“一带一路”影响广泛,促进了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,实现了共同繁荣的目的。(     )

10.【材料一】第②自然段引用王安石诗句的作用是(   )(4分)

A.引用诗句使文章显得更有文采。

B.借诗句赞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无畏之举和伟大精神。

C.将张骞和苏武进行对比,更加吸引读者。

D.让读者了解张骞是如何开辟丝绸之路的。

11.【材料二】列举了两个事例,根据内容完成表格。(4分)

国家 项目 所遇困难 解决办法
老挝 ①     ②     开凿隧道,修筑涵洞
文莱 淡布隆跨海大桥 ③     ④    

12.对比【材料一】和【材料二】,你认为古时的“丝绸之路”与现在的“一带一路”有什么相似点?(6分)(分点表述,至少写出散点)

【三】(16分)

阅读下面文言文,完成下面小题。

【甲】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

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
(节选自《论语》)

【乙】

王生好学而不得法。其友李生问之曰:“或谓君不善学,信乎?”王生不说,曰:“凡师之所言,吾悉能志之,是不亦善学乎?”李生曰:“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,何以谓之善学也?”王生益愠,不应而还走。居五日,李生故寻王生,告之曰:“夫善学者不耻下问,择善而从之,冀闻道也……学者之大忌,莫逾自厌,盍改之乎?不然,迨年事蹉跎,虽欲改励,恐不及矣!”

(节选自《李生论善学》)

13.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。(4分)

(1)博学而笃志    笃:__________________

(2)王生不说      说:__________________

(3)王生益愠      益:__________________

(4)恐不及矣      恐:__________________

14.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,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答案标号涂黑,每涂对一处给1分,涂黑超过两处不给分。(2分)

盖A学贵善思B君C但志之D而不思之E终必无所成

…………

参考答案

1寒食东风御柳斜     盈盈一水间     任尔东西南北风     门前流水尚能西     休将白发唱黄鸡       唯见长江天际流     劝君更尽一杯酒     西出阳关无故人     莫愁前路无知己     天下谁人不识君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名句默写。默写题作答时,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;二是要认真审题,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;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,做到不添字、不漏字、不写错字。本题中的“御、盈、碧、酒、愁、知己”等字词容易写错。

2(1)通     dìng     niē     催

(2)示例:心术不正、教唆鲁迅去偷首饰,鲁迅没有去做,但是她向外传言造谣说鲁迅偷了家里的珠宝首饰。

(3)动词     名词

…………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37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