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湖北专用)(含答案解析)-乐学教程网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湖北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2
限时特惠
12
付费资源
已售 756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湖北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
简介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(湖北专用)(含答案解析)

2025年秋季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模拟卷

 

(满分120分,考试用时150分钟)

注意事项:

1.答卷前,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、姓名、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。用2B铅笔在“考场号”和“座位号”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。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“条形码粘贴处”。

2.作答选择题时,选出每小题答案后,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;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,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。

3.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,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;如需改动,先划掉原来的答案,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;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。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。

4.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。考试结束后,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

最忆小学好时光。班级开展了系列活动,请你来参与。

阅读下面的语段,回答问题。

同学们在回忆学习生活中,细数了课本里描写的共和国“奋斗的历程”中无数英雄。他们有为中国共产党创建,面对(yán  jùn)局势(    )留在北京,不怕敌人搜捕,最后献身的李大钊先生;有面对日本鬼子(kǒng  bù)的剥刀,而毫不(wèi  jù)的小英雄雨来;有解放战争中,为民族解放而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;有抗美援朝中,为保家卫国,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,为战友(kāi  pì)前进道路的黄继光……无数革命先烈百折不挠,浴血奋战,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(    )了壮烈的诗篇。

1.(4分)这份材料中,有四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,请按出现顺序写在下面的方框里,注意把字写工整、美观。

2.(3分)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,填入语段的括号中,使文段语意完整,内容贴切。(   )

A     坚定   撰写    B  坚定    谱写   C 坚决    谱写   D   坚决    撰写

3.(3分)七年级某班为了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留恋,写了一幅对联,上联是六载光阴书声朗,下联是满园桃李        ,下面选项填入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(      )。

A墨笔香  B香墨笔   C香笔墨   D笔墨香

4.(3分)小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,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,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。

5.(12分)名句默写。

(1)【诗词如歌】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___________!___________。”这是苏轼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;“___________,___________。”这是王安石在《泊船瓜洲》中表达的乡愁之歌;“___________,___________。”这是叶绍翁在《游园不值》中赞美的春日之歌。

(2)【读书立志】于谦如此赞美石灰的坚贞不屈:“粉骨碎身浑不怕,___________。”李贺用“何当金络脑,___________。”表达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。

(3)【时光匆匆】朱自清感叹:“过去的日子如 ___________,被微风吹散了,如 ___________,被初阳蒸融了。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易逝,启迪我们要珍惜时间。

(4)【恭勤不倦】跟老师交谈过后,我深受启发,这是我读的书中没有的,这真是“___________,___________”,以后我要多和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交流。

(一)古诗文联读。

摘录一

《静夜思》

唐·李白
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摘录二

两小儿辩日

①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,问其故。

②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

③一儿曰:“我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”

④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

⑤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
⑥孔子不能决也。

⑦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

摘录三

童趣观月

明·佚名

夜凉如水,庭中置藤榻。吾倚母怀,仰见碧空澄澈,月如银盘。中有黑影摇曳,恍若玉兔捣药。指问母曰:“月宫可有仙娥?白兔捣药为谁?”母笑抚吾首:“此乃古人绮梦耳。汝勤读诗书他日乘舟登天自可探其妙也。”言罢,月移竹影,蟋蟀鸣壁,满院清辉如雪。

6.(2分)诗中运用了比喻,将月     比喻成   ,既写出月色的皎洁清冽,又暗示了秋夜的孤寒,为全诗铺垫了寂寥、凄凉的氛围。

7. (2分) “举头望明月”到“低头思故乡”,仅用两组相反的动作,便完成从外景到内心的自然过渡。举头是本能追寻光明,低头是黯然神伤,无声中透露出游子对 ___________的深切眷恋。

8.(4分)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。

(1)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

(2)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

(3)吾倚母怀

(4)言罢

9.(3分)翻译下面的句子。

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
10.(2分)用“\\”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。

汝勤读诗书他日乘舟登天自可探其妙也。

11.(3分)阅读摘录二,用文中的语句完成表格。

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
小儿甲 日初出大如车盖,

及日中则如盘盂

小儿乙 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

12.(2分)下面对摘录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A.通过孩童“指月发问”的场景,展现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,易引发学生共鸣。

B“月如银盘”“清辉如雪”等比喻,将月光描绘得晶莹可感,培养形象思维。

C.“玉兔捣药”的传说激发对神话的兴趣,“乘舟登天”契合现代航天梦想。

D.母子月夜依偎的温馨场景,传递亲情之美与探索之乐。

(二)阅读下面的实用性文本,完成下面任务。

【材料一】教育部发布“睡眠令”,对中小学生就寝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: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:20,中学一般不早于8:00;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:30,不得以课前预习、课后巩固、作业练习、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。晚上就寝时间,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:20,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:00,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:00。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,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,确保睡眠充足。

【材料二】“睡眠不足”是普遍存在于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的共性隐忧。一组来自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0﹣2025)》的数据显示,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持续恶化,95.5%的小学生每日睡眠不足10小时,90.8%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,而84.1%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。

【材料三】2024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困扰与程度

13.(2分)阅读材料一,“睡眠令”规定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(    )

A.8:0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8: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8: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8:20

14.(2分)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    )

A.教育部发布“睡眠令”,学生到就寝时间若未完成作业必须立即就寝。

B.教育部发布“睡眠令”,规定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。

C.中国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,且睡眠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。

D.中学生睡眠困扰集中在打鼾上,小学生入睡困难困扰明显。

15.(3分)李老师发现班里有同学上课常打瞌睡。请依据以上材料,替李老师向家长和学生各提一条建议,改善此类情况。

家长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学生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三)阅读下面的文章,回答问题。

五月槐花香

王溱

①朋友打来电话,让晚上去他家吃槐花包子。他母亲刚从老家赶来,带来许多新鲜槐花,知道我喜欢吃这口,于是热情相邀。

②确实,我喜欢吃用槐花做馅的包子。以前住在大杂院,每到槐花盛开时,院里的大人孩子便会提着篮子,搬着小凳,拿着铁钩子去摘槐花。那时马路两侧种满了开着白色花瓣的槐花树,远远望去,像白色的花海,煞是壮观。树多,花也多,一会儿就能摘一篮子。拿回去用清水略微一冲,便可以做各种菜肴。最简单、最普通的是炒鸡蛋,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,放进锅里炒,鸡蛋熟了,菜就成了。然后是蒸槐花。把槐花和面粉混在一起拌匀,再加点儿盐、味精,放进笼屉里蒸,出锅便可以蘸着大蒜或面酱之类的吃了。

③这些都是“小儿科”,复杂点儿的是槐花包子。猪肉、槐花是主打原料。猪肉要肥瘦兼顾,只肥不瘦太腻;太瘦没味道。槐花最好先用热水过一下,一方面更卫生些,一方面更实落,还有就是槐花有点苦,水一过也可以淡化一下味道。有的还喜欢放点韭菜大葱,说实话,我没觉得这样好吃,反而感到有点儿多此一举,或者是喧宾夺主。我最喜欢的是纯槐花和猪肉馅的包子。那味道,想起来就抑制不住大馋虫一个劲地往上涌。

④朋友家的槐花包子味道正宗,这源于他母亲是鼓捣槐花的“老手”。许多人喜欢吃但未必会包。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馅的味道很难调到好处。这就需要经验。南方人似乎在这方面逊于北方人,原因是槐树属于温带树种,不但喜欢光,而且更喜干冷气候,多生长在黄土高原、东北、华北平原。见得多吃得多,日积月累,自然熟能生巧。槐花开花时节,北方不少饭店有槐花系列菜肴,就是天时地利人和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

⑤槐树是大自然的产物,有着植物共有的特质,却又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。它不像其他花卉树木那样“矫情”,只适合在安谧的环境中生长。它耐得住烟尘,不惧吵闹,能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茁壮成长,且寿命很长。我们大院门外的槐树打我记事时就有,母亲说,她20世纪30年代搬来时,那些槐树就矗立在那儿,算起来怎么也有百八十年了。马路上每天要经过无数汽车、自行车和来来往往的人群,尾气、呼吸、汽车喇叭声、喧闹声,对槐树似乎没有任何影响。要不是拆迁改造伐树让道,槐树再生长个百十年恐怕也不会枯萎。只可惜,城市进化,反而株连了无辜的自然生态,让其变为记忆,铭刻在人们脑海之中。

⑥槐树开花在每年的四五月间,五月为多。主要看气候。往往先是极少花蕾吐芳,白天露出一点白头,一夜间突然变成满树花瓣,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,沁人心脾。这时凡从槐树下走过的人,都会换上一种愉悦心情,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,大口呼吸着清新的槐香,脸上荡起甜蜜的微笑。我们院里的人傍晚时还会搬一个马扎子或小凳坐在槐树下拉呱、说笑、打闹,当然也少不了顺手摘些槐花含在嘴里,慢慢品尝滋味。

⑦槐花赏心悦目,但花期不长,短则十天八日,长则超不过半月。所以,槐花更多的贡献,是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和食欲。槐花鸡蛋饼、槐花肉末饼、槐花鸡蛋汤、蒸槐花、肉米槐花麦饭、两样面蒸槐花、槐花炒蛋、槐花饺子、猪肉槐花大包子、槐花包菜、槐花麦饭、蒸槐花饼、槐花疙瘩、槐花煎蛋、槐花肉丸汤,这名目繁多,花样迭出的食谱,都离不开两个字:槐花。人们用普普通通、皱缩而卷曲的花瓣,烹饪出溢满自然香气的美味佳肴,丰富着人们的餐桌,实在是天赐所致。

⑧槐花以自己的美丽让人们心花怒放,同时又以自己的美味满足人们的口福。许多文人墨客赋诗作文赞美槐花,“槐林五月漾琼花,郁郁芬芳醉万家。春水碧波飘落处,浮香一路到天涯。”这首作者不详的诗作,被无数人引用,可见人们对槐花的钟情之意。白居易在《秋日》,子兰在《长安早秋》中都提到槐花:“袅袅秋风多,槐花半成实”,“风舞槐花落御沟,终南山色入城秋”。

⑨这些年城里的槐花不多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供欣赏的花木,这有点遗憾。不过在朋友家吃槐花包子时获知,我的老家——山东莱西市,种了万亩槐花,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槐花节。这消息让我振奋,欣慰,眼前立时呈现出那一棵棵浓密而高大的槐树,一股槐花香味扑鼻而来。

⑩明年五月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我喜爱的槐花。

16.(3分)读完本文,同学们想举办一次主题画展,为作者家乡的槐花助力宣传。请结合本文情感确定画展主题

画展主题:___________

画作一:记忆中家乡的槐花包子

画作二:___________

画作三:___________

17.(2分)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妙处。

往往先是极少花蕾吐芳,白天露出一点白头,一夜间突然变成满树花瓣,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,沁人心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8.(3分)文章以朋友请“我”吃槐花包子为引子,有什么妙处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9.(4分)有人认为第⑤段没有写到槐花,可以去掉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?请说明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…………

参考答案

1.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。

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,明确要写的汉字,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。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,做到工整、规范、正确。本题“峻”“怖”“惧”“辟”的笔画较复杂,易写错,需注意。

2. C

【解析】考查近义词辨析。  坚决:形容词,态度、行动确定不动摇,意志、决心、行动果断。坚定: 形容词,信念、立场稳固不动摇;使思想、信念、目标的稳定。撰写,动词 ,写作、编写。谱写,动词,作曲;比喻创造光辉业绩、历史 。根据语境由此断定选C。

…………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1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