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
语文试卷
注意事项:
1.答卷前,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、姓名、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。用2B铅笔在“考场号”和“座位号”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。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“条形码粘贴处”。
2.作答选择题时,选出每小题答案后,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;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,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。
3.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,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;如需改动,先划掉原来的答案,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;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。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。
4.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。考试结束后,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
书写3分
一、积累与运用
阅读下面文字,完成下面小题。(6分)
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。看吧,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,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,好像日本看护妇。山尖全白了,给蓝天(镶、壤)上一道银边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,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;这样,一道儿白,一道儿暗黄,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;看着看着,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,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,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,那点儿(簿、薄)雪好像忽然害了羞,微微露出点儿粉色。就是下小雪吧,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,那些小山太秀气!
1.请你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。(2分)
(1)一髻儿( )(2)害羞( )
2.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。(2分)
(1)________(镶、壤)上(2)________(簿、薄)雪
3.与“看护妇”一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( )(填写序号即可)(1分)
A.矮松 B.穿上 C.吹动 D.看见
4.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。(1分)
等到快日落的时候,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,那点(簿、薄)雪好像忽然害了羞,微微露出点粉色。( )
5.古诗文填空。(8分)
情感种类 | 古诗名句 | 借助意象 | 表达技巧 |
思亲念友 | ①“_____,_____”(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 | 明月 | 以景衬情 |
羁旅愁思 | ②“夕阳西下,_____”(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) | 夕阳 | |
③“_____,_____”(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) | 大雁 | 虚实结合 | |
征人思乡 | ④“_____,应傍战场开”(岑参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) | 菊花 | |
⑤“_____,_____”(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) | 芦管 | 即事写情 |
6.进入中学,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,组成了新的班集体。为了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,11月5日下午一点,初一(1)班在班级组织了“有朋自远方来”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。请你参加活动,并完成相关任务。(6分)
(1)为了丰富活动形式,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。(2分)
示例:出“交友之道”为主题的黑板报
活动一:________ 活动二:________
(2)本次活动计划邀请学校王校长参加,派你以班长身份前往邀请,你打算怎么说?(2分)
(3)活动中,主持人引用了两段材料,请根据材料说说你对友谊的理解。(2分)
友谊像清晨的露一样纯洁,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。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。
——马克思
元和十年,(柳宗元)例移为柳州刺史。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,制书下,宗元谓所亲曰:“禹锡有母年高,今为郡蛮方,西南绝域,往复万里,如何与母偕行?如母子异方,便为永诀。吾于禹锡为执友,胡忍见其若是?” 即草章奏,请以柳州授禹锡,自往播州。
——《旧唐书·柳宗元传》
我的理解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、阅读与鉴赏。
(一)名著阅读
7.文学社举行了“读《朝花夕拾》,悟名家经典”的读书分享会。同学们各抒己见,请你参与。(7分)
(1)精读即对文字反复涵泳品读。小语通过精读文本,发现《朝花夕拾》的“小鲁迅”背后往往隐含着“大鲁迅”,请你协助小语完成探究表格。(3分)
具体表现 | 多重视角 | 文本精读 | 主题归纳 |
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,因为读到这里,他总是微笑起来,而且将头仰起,摇着,向后拗过去,拗过去。 | 小鲁迅(儿童视角) | 本段通过对_____(填人名)的一系列描写,塑造他_____ 的形象,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启蒙了鲁迅的文学之路。 | 温馨的回忆 |
大鲁迅(成人视角) | “疑心”不能换成“认为”,因为_____。 | 理性的批判 |
(2)对于名家经典,我们也要进行整本书阅读。除了选段中的老师,以下人物也助力了鲁迅的成长。请选择一位,结合书中情节加以说明。(3分)
A.阿长 B.藤野先生
答:我选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二)现代文阅读
阅读史铁生的《秋天的怀念》回答问题。(11分)
①双腿瘫痪后,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。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,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;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,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,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。当一切恢复沉寂,她又悄悄地进来,眼边红红的,看着我。“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,我推着你去走走。”她总是这么说。母亲喜欢花,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,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。“不,我不去!”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,喊着,“我可活什么劲儿!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,忍住哭声说:“咱娘儿俩在一块儿,好好儿活,好好儿活……”
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,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。后来妹妹告诉我,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。
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,看着窗外的树叶“唰唰啦啦”地飘落。母亲进来了,挡在窗前:“北海的菊花开了,我推着你去看看吧。”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。“什么时候?”“你要是愿意,就明天?”她说。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。“好吧,就明天。”我说。她高兴得一会坐下,一会站起:“那就赶紧准备准备。”“哎呀,烦不烦?几步路,有什么好准备的!”她也笑了,坐在我身边,絮絮叨叨地说着:“看完菊花,咱们就去‘仿膳’,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。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?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,跑着,一脚踩扁一个……”她忽然不说了。对于“跑”和“踩”一类的字眼,她比我还敏感。她又悄悄地出去了。
④她出去了,就再也没回来。
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,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。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。看着三轮车远去,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。
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,她正艰难地呼吸着,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。别人告诉我,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……”
⑦又是秋天,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。黄色的花淡雅,白色的花高洁,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,泼泼洒洒,秋风中正开得烂漫。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。妹妹也懂。我俩在一块儿,要好好儿活……
8.阅读文章,进行朗读准备。
(1)补全思维导图,把握感情基调。(3分)
(2)仿照示例,对下列语句进行朗读设计。(2分)
示例:
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,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。
朗读设计:“悄悄地”“偷偷地”这些词语语速要慢一点,“躲”“听”等动词可以读重音,读出母亲的小心谨慎,对儿子的体贴包容。
看着三轮车远去,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。
朗读设计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9.有人认为文章题目“秋天的怀念”应该改为“怀念母亲”,你同意吗?为什么?(3分)
10.结合课文和下列材料,说说史铁生是怎样“好好儿活”的。(3分)
【材料一】“发烧了,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。咳嗽了,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。刚坐上轮椅时,我老想,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?便觉得天昏地暗……后来又患上尿毒症,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,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。终于醒悟: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,因为任何的灾难面前,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。”
(摘自史铁生《病隙碎笔》)
【材料二】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,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。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,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,他睿智的言辞,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。
(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给史铁生的颁奖词节选)
阅读下面两则文本,完成相关问题。(14分)
【甲】
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(节选)
不必说碧绿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栏,高大的皂荚树,紫红的桑葚;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,就有无限趣味。油蛉在这里低唱,蟋蟀们在这里弹琴。翻开断砖来,有时会遇见蜈蚣;还有斑蝥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啪的一声,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。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,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,何首乌有臃肿的根。有人说: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,牵连不断的拔起来,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,却从来没有一块根像人样。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。
(选自鲁迅《朝花夕拾》)
【乙】
花园(节选)
①在任何情形之下,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。
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,它的颜色是深沉的。
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,是灰青色与褐色的。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。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。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。
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,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,里面充满了影子。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。晚间点上灯,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。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,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。那只青裆子(一种鸟)永远眯着眼假寐。只有巳时将尽,它唱一会儿,洗个澡,抖下一团小雾,再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。
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,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。
⑥“巴根草,绿茵茵,唱个唱,把狗听。”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。有时什么也不做,我躺着,用手指绕住它的根,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,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。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。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。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。
⑦莫碰臭芝麻,沾惹一身,瞎,难闻得很。沾上身了,不要用手指去拈,用刷子刷。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,讨嫌死了。至今我不能忘记它: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“都溜”(一种蝉,叫的最好听),我举着我的网,蹑手蹑脚,抄近路过去,循它的声音找着时,拍得了。可是回去,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。想想我捉过多少“都溜”!
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。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,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。我看过一本秋虫谱,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,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,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。捉到一个蟋蟀,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,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,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。听,哪里?这儿,是的,这儿了!用草掏,手扒,水灌,嚯,蹦出来了。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,扑,追着扑。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,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,于是赶紧回家。我每吃一个梨,一段藕,吃石榴吃菱,都要分给它一点。正吃着晚饭,我的蟋蟀叫了。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,听完了对父亲笑笑,得意极了。一捉蟋蟀,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。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。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,撒一点盐,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。
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。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,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,有点不配,因此常常愚弄它。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。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(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),嗡,飞出去了,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,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,等着,一会儿,它拖着肚子回来了,找呀找,找到我掘的那个洞,钻进去,看看,不对,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。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。或者,干脆看它进了洞,用一根树枝塞起来,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。好容易,可重见天日了,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,吹吹风。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,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。
(选自汪曾祺《人间草木》,有改动)
11.请你根据乙文内容,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。(3分)
12.甲文中的画线句子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,使所写景物显得井井有条的?请结合内容分析。(3分)
13.根据要求,回答问题。(4分)
(1)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。(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)
(2)用草掏,手扒,水灌,嚯,蹦出来了。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,扑,迫着扑。(从句式的角度赏析)
14.虽然都是写童年生活的趣事,但两文的作者对这些回忆的态度却并不相同。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,结合选文内容,分析两篇文章作者对生活往事的不同情感态度,并谈谈你对二者的看法。(4分)
…………
参考答案
1.jì xiū 2.镶 薄 3.A 4.拟人
【解析】
1.本题考查字音。
(1)一髻儿:yī jì ér,意思是“一束、一撮”,通常用于形容头发。(2)害羞:hài xiū,感到不好意思,难为情。
2.本题考查字形。
(1)镶上:把物体嵌入或在外围加边。(2)薄雪:稀薄、不浓密的雪。
3.本题考查词性。“看护妇”名词,女护士。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