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本资料来自专辑:
2025-2026学年新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
语文试卷
注意事项:
1.答卷前,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、姓名、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。用2B铅笔在“考场号”和“座位号”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。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“条形码粘贴处”。
2.作答选择题时,选出每小题答案后,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;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,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。
3.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,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;如需改动,先划掉原来的答案,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;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。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。
4.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。考试结束后,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
一、积累知识·厚底蕴(30分)
1.新学期,班级举行了“名句诵读”专题活动,下面是任务清单,请在横线上补全名句。(10分)
名句启迪智慧:“(1)良药苦口利于病,______________”启发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;“常将有日思无日,(2)______________”让我们懂得了节约;“(3)______________,近山识鸟音”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;“学而不思则罔,(4)______________”让我们学会了思考。
名句抒发情怀:“(5)______________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是于谦表达高洁志向的独白;“随风潜入夜,(6)______________”是杜甫对春雨的讴歌;“乡书何处达,(7)______________”是王湾对亲人的思念。
名句点亮人生:“人固有一死,(8)______________,(9)______________”是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阐释;“人不知而不愠,(10)______________”是孔子对人格气度的写照。
2.下面是语文老师在“开学第一课”上的发言,请阅读后完成下面任务。(12分)
语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,开启了无止境的学习之旅。lǚ tú中,我们吟冬诵春( A ),游山历水( B )。杨柳清风带春来,我们闻到了yùn niàng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□徜徉动物世界,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笔下或wēn shùn或彪悍的人类朋友□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,可以遥望飘渺的天上街市□我们感动于诗人的爱国rè chén,一起吟诵“夜阑卧听风吹雨……”。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,使我们可以了解历史,了解社会,了解自然,了解人生。
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。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,_______;又可以走进自然,_______;还可以体察亲情,_______;更可以了解社会,_______。
语文之旅,让人欣喜,让人着迷。同学们,我们是初中生了,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相约读书写作,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,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!
(1)读拼音,依次用正楷字在田字格内上填写词语。(4分)
lǚ tú yùn niàng wēn shùn rè chén
(2)语段中三个“□”处标点是一样的,它们应该是( )(2分)
A.逗号 B.冒号 C.句号 D.分号
(3)语段中A、B两处括号内应填的短语,最合适的一组是( )(2分)
A.赏四季 游八方 B.看八方 赏四季
C.赏四季 看八方 D.赏四季 看天地
(4)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,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下来。(2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5)依次填入语段中四条横线上,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。
A.①③④② B.②③④① C.③①②④ D.④①③②
3.踏进初中的大门,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,为此班级开展了“交友之道”主题活动,请完成以下任务。(8分)
(1)【选好宣传标语】为了增添活动气氛,同学们准备在班级张贴一些宣传标语,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(只填序号,2分)
①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 ②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 ③志当存高远。
④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 ⑤言必信,行必果。
(2)【准备自我介绍】初次结交朋友,能巧妙地解释“姓”和“名”,可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。活动主持人要求你参照示例,从以下备选同学姓名中任选一个试作解释。(2分)
示例:林逾静,“逾静”取“蝉噪林逾静”之意,寄寓家长希望孩子能保持心灵宁静之意。
备选姓名:A.江远帆 B.顾知新 C.吴三省
我选( ),解释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【了解交友现状】为了解中学生的交友现状,你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,请你观察统计表,提取主要信息。(2分)
交友标准 | 交友目的 | ||||
文化成绩 | 道德品质 | 外貌颜值 | 交流感情 | 帮助学习 | 其他 |
42% | 49% | 9% | 63% | 33% | 4% |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4)【学会口语交际】在活动中,同桌分享了他交友的烦恼——好友正直善良,见多识广,就是成绩不如自己,所以妈妈不许他与这位好友继续交往。请你结合链接材料,拟劝说同桌的妈妈。(2分)
【链接材料】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《论语•述而》
子曰: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。——《论语•季氏》
(译文:同正直的人交友,同诚信的人交友,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,这是有益的。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、阅读经典·提素养(40分)
(一)古诗文阅读(19分)
古诗组同学找到了下面的一首古诗,请你完成赏析任务。(5分)
过①山农家
顾况②
板桥③人渡泉声,茅檐日午鸡鸣。
莫嗔④焙茶⑤烟暗,却喜晒谷天晴。
[注]①过:拜访。 ②顾况(727——815),唐代诗人,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,其诗清新自然,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。 ③板桥:横跨山溪的木板桥。④嗔:责怪,埋怨。
⑤焙茶:用微火烘烤茶叶,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。
4.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A.作者按走访顺序,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、到达农舍、参观焙茶等镜头。
B.“莫嗔”二字,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,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。
C.“却喜”二字,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,能翻晒谷子的喜悦。
D.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、焙茶、晒谷等劳动的感受,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。
5.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,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,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,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。(3分)
抖音脚本(部分)
画面内容 | 画面声音 | 预期表达效果 | |
板桥人渡泉声 | 山溪、木板桥、诗人 | ② |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|
茅檐日午鸡鸣 | ① | 悠长的鸡鸣声 | ③ |
文言组同学找到了一则小故事,请阅读后完成任务。(14分)
恐钟有声
陈述古①尝知②建州浦城县。富民失物,捕得数人,莫知的③为盗者。述古乃绐④之曰:“某庙有一钟,至灵,能辨盗。”使人迎置后阁祭之。引群囚立钟前,曰:“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则有声。”述古率众祷钟甚肃。祭讫⑤,以帷围之。乃阴⑥使人以墨涂钟。良久,引囚逐一令其引手入帷摸之,出乃验其手,皆有墨,唯有一囚无墨。讯之,果为盗。
(选自沈括《梦溪笔谈·权智》,有删改)
【注释】①陈述古:人名。②知:做知县。③的:究竟,到底。④绐(dài):同“诒”,欺骗。⑤讫(qì):完。⑥阴:暗地里。
6.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,在横线上解释加点词语。(5分)
原句 | 方法 | 释义 |
尝知建州浦城县 | 【课内迁移法】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 | (1)____________ |
至灵 | 【成语比较法】加点字义与以下哪个成语相同?
A.蜂拥而至 B.无微不至 C.至高无上 |
(2)____________(填选项) |
祷钟 | 【语境推测法】述古率众祷钟甚肃 | (3)____________ |
引(4)囚逐一令其引(5)手入帷摸之 | 【查阅字典法】A.拉,牵引;B.延长;C.伸长,伸着;D.延请。 | (4)____________(填选项)
(5)____________(填选项) |
7.对文中画曲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( )(2分)
A.不为盗者/摸之无声/为盗者则有声 B.不为盗者摸之/无声/为盗者则/有声
C.不为盗者摸之/无声为盗者/则有声 D.不为盗者/摸之/无声为盗者/则有声
8.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。(2分)
讯之,果为盗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9.陈述古认为手上无墨者为小偷,原因是什么?请简要回答。(2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0.读完陈述古的故事,你会联想到下列课文中的哪个人物?请结合内容简述原因。(3分)
A.杨氏子《杨氏之子》 B.伯牙《伯牙鼓琴》 C.王戎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二)文学类文本阅读(14分)
班级文学社的公众号上推送了《外婆的繁花》一文,请你阅读后完成相关任务。
外婆的繁花
①小时候,我寄养在浙东古镇的外婆家。记忆中,我那虽不富裕却十分爱花的外婆,总在老屋的天井里,翠竹织篱,种花植草,让春兰秋菊,以及不同的盆花点缀其间,把大自然的美色迎入家中,为原本平淡的岁月,增添了生活的情趣。外婆家一步一景,随处见花,满屋花香,让我感受到了江南古镇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的诗性意境。
②童年的我最喜见花开,见花落。外婆最善以花美容。她总是将自己一头乌黑锃亮的头发梳理得柔顺光滑,然后盘成发髻,并在发髻上佩戴一朵灵动的鲜花。春天的蔷薇、杜鹃、玫瑰,夏天的栀子、茉莉、珠兰,秋天的木樨、建兰、菊花,冬天的芙蓉、山茶、蜡梅,一年四季,应有尽有,仿佛在外婆的发髻上开起了“花博会”。外婆的发髻,又犹如二十四节气,成了繁花物候的创意,别具一格。待到农历六月,古镇的山野里,那一簇簇凤仙花挨线挨挤挤,肆意绽放,外婆总会带着我一同上山采撷。她抓取一捧新鲜的凤仙,加入明矾,用木槌捣烂成泥状,然后用银簪挑上少许,涂于指甲根部,并小心翼翼地用绿叶包裹住。两三天后除去包裹的叶子,指甲上就会出现半轮朱印,似新月弯弯,如晓星灿然,数月不褪色,胜似现在流行的“美甲”,在那时却是一种不花钱的审美享受。擅长女红的外婆,平时不仅会把自己打扮得光彩靓丽,而且会把山野的鲜花,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,缝绣在自己的衣衫、布鞋上,让自己的形象融于鲜花,呈现出一种“青莲衫子藕荷裳,透额垂髻淡淡妆”的自然朴素之美。
③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外婆经常摘采江南的四时花卉作为食材,烹制出千姿百态的盘中餐。外婆自己酿酒、制酱,并以花浸酒、酿酱,使美酒更加香醇可口,花酱更有天然的味道。外婆的这些私人创制的特产,既可祛病健身,又能延年益寿。外婆酿制出的桂花酒、玫瑰酒、菊花酒以及桂花酱、玫瑰酱等,引得左邻右舍争相前来品尝。每逢节庆日,外婆总是提前准备好各色鲜花,给我制作花馔。桂花汤圆、桂花年糕、桂花糖芋芎等美味甜品,以及氽玉兰花、莲花豆腐、菊花鱼圈等精美菜肴,更是我的心头爱,让我有了舌尖上的享受。
④每年春节到来之际,外婆都会早早地开始用鲜花装点家里,被牡丹、碧桃、蝴蝶兰等鲜花点缀的老屋,处处充满喜庆和魔力,留下了疏影横斜、暗香浮动的经典场面。到了农历的百花生日,嗜花如命的外婆总是虔诚地给家中的花朵剪贴上七色彩缯,并让我扎上红绸带,插上小红旗,向百花表示庆贺。她告诉我,这是在给花卉“赏红”,若是这天不赏红,花树就会被气死,这就像年三十夜里小朋友收取“压岁包”一样。最后,她会意味深长地说一句:“待花如待人。”
⑤如今,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在花开的日子里,外婆的花俗却渐渐消泯和失传了。但是,令人开心的是,自然界的“繁花”依然盛开。江南的街巷里坊,也陈列着鲜艳的花卉盆景,人们对花的喜爱和迷恋程度只增不减,寄情于花,让生命的四季皆染花香。现代农村更是顺势而为,不少花卉基地大力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产业,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。
⑥外婆的繁花习俗和“花文化”的创意,确实是一笔新时代文商农旅融合的“好生意”,这乡愁值得留存和发扬光大。每一个花开的世界,生活永远精彩,我愿外婆喜爱的繁花,永远繁华。
(选自《新民晚报》,有删改)
11.寄情于花,生活皆染花香。请梳理第②~⑤段内容,概括外婆眼里花的作用。(2分)
第③段: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:________________
12.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。(6分)
(1)她抓取一捧新鲜的凤仙,加入明矾,用木槌捣烂成泥状,然后用银簪挑上少许,涂于指甲根部,并小心翼翼地用绿叶包裹住。(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,3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嗜花如命的外婆总是虔诚地给家中的花朵剪贴上七色彩缯,并让我扎上红绸带,插上小红旗,向百花表示庆贺。(加点字有什么作用?3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3.文章以花写人,请结合文章内容,分析外婆是个怎样的人。(3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4.小语认为文章主要写外婆与花的故事,但第⑤⑥段着重写了别处的“繁花”,属于偏题,你认可吗?(3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三)名著阅读(7分)
班级开展“穿越名著时空 领略经典魅力”主题活动,请完成相关任务。
15.下面小语对于名著阅读的表述,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A.《骑鹅旅行记》中狐狸斯密尔因为没有参加“鹤之舞表演大会”而受到了严厉的惩办,被驱逐出境。
B.《汤姆•索亚历险记》中汤姆在刷墙时耍了一个花招,让所有路过的男孩子都以能够替他刷墙为荣,并且给了他很多小礼物。
C.《鲁滨逊漂流记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。主人公鲁滨逊共四次出海,第三次出海时,遇到了土耳其海盗,被俘虏,沦为奴隶,逃出来后抵达巴西,在那里买了植物园。
D.《童年》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,主要描写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,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。
16.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。借着想象的翅膀,我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不可思议的童话世界中徜徉,也可以放任自己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中遨游……在文学作品中,想象是作者构建情节的重要工具,而“骗”作为一种情节元素也依赖于想象。(5分)
(1)《朝花夕拾》中________________(人名)骗“我”:偷首饰变现去买东西;________________(人名)骗“我”:百草园里有美女蛇;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“骗”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。(2分)
(2)一个“骗”字鲜明地塑造了相关情节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。你认为吴承恩和鲁迅设计“骗”这一情节的目的有什么不同?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。(3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…………
参考答案
1.(1)忠言逆耳利于行 (2)莫把无时当有时 (3)近水知鱼性 (4)思而不学则殆 (5)粉骨碎身浑不怕 (6)润物细无声 (7)归雁洛阳边 (8)或重于泰山 (9)或轻于鸿毛 (10)不亦君子乎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名句默写。默写题作答时,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;二是要认真审题,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;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,做到不添字、不漏字、不写错字。本题中的“逆、莫、性、殆、浑、润、雁、泰、鸿、亦”等字词容易写错。
2.(1)旅途 酝酿 温顺 热忱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