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-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-乐学教程网
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-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5
限时特惠
15
付费资源
已售 929

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-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

简介

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-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

本资料来自专辑:

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
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(统编版2024): 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-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…

2024~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

第一单元《史前时期: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》

1 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

概况 元谋人 蓝田人 郧县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
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约160万年 约100万年 约70—20万年 约3万年
生活地点 云南元谋 陕西蓝田 湖北郧阳 北京西南周口店

龙骨山上

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
生产生活 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

(打制石器)

使用打制石器;群居生活;已经会使用火 使用打制石器;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;有爱美意识;会人工取火
地位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

最早的古人类

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、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

【补充】

1.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:制作和使用工具。

2.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。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时器时代

3.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:分布广泛,数量众多;主要分布在长江、黄河流域

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

一、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:

1、农业起源: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、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

2、定居生活: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:农作物种植、家畜饲养的出现、聚落、磨制石器的发展

二、对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

原始农业 稻作农业 旱作农业
原始居民 河姆渡文化的河姆渡遗址 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 大汶口文化
距今时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约5900-4400年
生活地点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(长江流域) 今陕西西安半坡村(黄河流域) 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
房屋样式 干栏式建筑(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) 半地穴式房屋 墓葬:出现明显差异,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。

 

生产工具 骨耜 磨制石器、骨器、角器
原始农业 人工栽培水稻 主要种植粟
饲养业 猪、狗 猪、狗
手工业 陶器、玉器、骨哨 彩陶、陶埙、骨针、纺轮(会纺织制衣) 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,制作精致的陶器和精美玉器。

【补充】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二者房屋样式以及粮食作物的不同,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不同

3  远古的传说

一、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

1.时间:大约在5000多年前

2.标志:私有制、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

3.代表:长江下游——良渚古城遗址;黄河中游——陶寺都城遗址(意义: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)

…………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97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