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》核心知识梳理-乐学教程网
2022-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》核心知识梳理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5
限时特惠
17
付费资源
已售 843

2022-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》核心知识梳理

简介

2022-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》核心知识梳理

本资料来自专辑:2022-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核心知识梳理汇总

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

第十二课  新文化运动(1915学习西方思想文化)

1、兴起标志:1915.9,陈独秀在上海创办《青年杂志》,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

2、两大阵地:1、北京大学  2《新青年》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。

3、代表人物/五大主将: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鲁迅、胡适、蔡元培

4、旗帜/两“先生“:民主(德先生)、科学(赛先生)

5、主要内容:

前期: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(儒家思想文化);提倡民主科学(两大口号)提倡白话文,建设新文学

后期:宣传十月革命,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李大钊发表《庶民的胜利》和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,李大钊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

6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成就 :胡适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第一个提倡白话文; 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(第一部白话文小说)、《阿Q正传》

意义:

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,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,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。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,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爱国、社会革命、思想启蒙运动(3个性质)。(*戊戌变法掀起第一次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)

★★第十三课 五四运动(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)

(一)五四运动导火线: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。 说明:弱国无外交。

(二)过程:

(三)★历史意义:

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(帝国主义)反封建(北洋军阀)的爱国运动(性质),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工人运动的结合,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,为新的革命力量(工人阶级)、革命文化、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(新阶级)的开端(前3项是转折点的理由)

(四)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: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。

★★第十四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(1921开天辟地、焕然一新)

一、建党条件

思想基础:马克思主义的传播(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知识分子看到曙光;五四运动使知识分子开    始关注马克思主义;李大钊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)

阶级基础: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(马克思主义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)

组织基础: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(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)

外部因素:共产国际的帮助

二、重要会议

知识点拨:为什么说“有了中国共产党,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”?

1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——中国共产党

…………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1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