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2022—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
七年级历史试题
一、单项选择题
1.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( )
A.元谋人 B.北京人 C.山顶洞人 D.蓝田人
2.距今约6000年,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主要种植( )
A.稻 B.麦 C.粟 D.黍
3.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,通常被称为( )
A.神话传说 B.考古遗存 C.实物资料 D.史书文献
4.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。夏朝的建立者是( )
A.炎帝 B.黄帝 C.尧 D.禹
5.下列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(时期)更替示意图,空格内应准确填入( )
夏→商→____→春秋→战国→秦→西汉……
A.殷 B.周 C.西周 D.东周
6.我国夏、商、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,这一时期被称为( )
A.旧石器时代 B.新石器时代 C.青铜时代 D.铁器时代
7.春秋时期王室衰微,诸侯争霸,其中第一个称霸的是( )
A.齐桓公 B.楚庄王 C.晋文公 D.秦穆公
8.修筑于战国时期,使成都平原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”的水利工程是( )
A.大运河 B.灵渠 C.六辅渠 D.都江堰
9.古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监督,其中秦朝担任此职责的是( )
A.御史大夫 B.太尉 C.丞相 D.郡守
10.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( )
A.“国人暴动” B.陈胜、吴广起义 C.刘邦起义 D.项羽起义
11.北京人头盖骨化石(如图)可用于研究( )
A.人类的起源 B.禅让的形成 C.农业的发展 D.国家的产生
12.下列图片中,能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( )
①猪纹陶钵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屋
A.①④ B.①③ C.②③ D.④②
13.2017年3月30日,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国发行《炎帝黄帝》纪念站台票。纪念站台票中提到的炎帝和黄帝,共同被尊称为( )
A.三皇五帝 B.治水功臣 C.兵家鼻祖 D.人文初祖
14.古时《三字经》“夏传子,家天下”的描述,反映出夏朝开创了( )
A.禅让制 B.世袭制 C.分封制 D.郡县制
15.西周时期,用鼎制度明确规定:“天子九鼎,诸侯七鼎,大夫五鼎,士三鼎或一鼎。”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( )
A.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.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
C.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.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
16.西周末年,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不顾众臣反对,数次点燃烽火,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,匆忙赶去救驾。结果,被戏而回,各诸侯懊恼不已。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( )
A.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.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
C.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.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
17.下列关于周朝建立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( )
A.盘庚迁殷——东周建立 B.牧野之战——西周建立
C.国人暴动——西周建立 D.牧野之战——东周建立
18.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其中成语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重要角色。下列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( )
①退避三舍 ②纸上谈兵 ③卧薪尝胆 ④完璧归赵
A.①③ B.①② C.③④ D.②④
19.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“商鞅变法”时,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。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,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( )
A.小华:出生贵族的人,爵位保持世袭 B.小丽:努力种田的人,免除徭役
C.小红:土地属于私有,可自由买卖 D.小强:军功卓著的人,授予爵位
20.春秋战国时期,以下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受当政者欢迎的是( )
A.无为而治 B.礼乐教化 C.争功逐利 D.仁义道德
21.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“部落时代”、“封建时代”“郡县时代”三个先后相继时代。这样划分的依据是( )
A.经济的发展阶段 B.社会经济形态 C.专制集权的程度 D.地方行政组织
22.秦朝完成统一时间大致位于下面年代标尺中的位置是( )
A.A B.B C.C D.D
23.有学者认为,自秦始皇以后,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,虽有曲折,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。他意在说明( )
A.王室衰微的表现 B.商靹变法的背景 C.秦灭六国的过程 D.秦朝统一的意义
24.如图所示物品的出现,反映的实质问题是( )
A.秦朝暴政 B.思想统一 C.中央集权 D.重农抑商
25.从右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,秦朝( )
A.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.皇帝独尊至高无上
C.中央机构设立丞相 D.丞相掌握军政大权
26.秦朝时长城的修筑,主要功能体现在( )
A.旅游景点 B.扩大秦朝疆域在世界上的影响
C.划定国界 D.军事防御工程
27.《帝国的终结》一书中写到:“秦,虽死犹存,它亡得悲壮。”从政治上看,“秦,虽死犹存”主要指( )
A.将秦国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B.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
C.修建长城、秦始皇陵等工程 D.为禁锢思想言论而焚书坑儒
28.如图琅琊刻石为秦始皇东巡到琅琊郡(今山东胶南西北)时所立,刻石颂扬了秦始皇的功绩,依据所学推断其碑文中所颂扬的功绩应包括( )
①推分封制 ②统一度量衡 ③推行郡县制 ④修建都江堰
A.①② B.②③ C.①④ D.③④
29.秦简记载:“五人共同盗窃,赃物在一钱以上,断去左足。并在脸上刺刻涂墨,判为刑徒。”这说明秦朝( )
A.社会治安混乱 B.人民生活贫困 C.刑罚极为严酷 D.赋税非常沉重
30.秦末大起义中,项羽率领数万楚军,同四十万秦军主力进行了决战性战役。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( )
A.巨鹿之战 B.城濮之战 C.长平之战 D.涿鹿之战
二、非选择题
31.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
甲骨文由于传统史书对于殷商历史叙述过于简略,故一度有人质疑其是否存在。甲骨文发现后,殷商的历史得以证实。甲骨文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与《史记》所栽不尽相同,并出现类似“嫡”“庶”的词语;甲骨文反映出商代祭祀分为不同等级,然祀对象有祖先和天帝、日、月.云星、山川河流等诸神,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了其它神;甲骨文还记载了商王与其它地区的朝聘贡巡之礼、军事联盟之礼.贵族之间的通婚之礼等。
——摘编自陈戌国《中国礼制史》
(1)依据材料,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,直接从材料得出的,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“正确”。违背材料意思的,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“错误”,材料没有涉及的,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“未涉及”。
①商朝政治上实行王位世袭制。 ( )
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、军事、社会生活等方面。( )
③商朝与周边部族没有联系。 ( )
④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。 ( )
(2)依据材料,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商朝历史的意义。
32.从考古发现看历史。
材料一 在河南东南部,淮河上游的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一个距今8000多年的村落。
村落分为居住区和墓葬区。贾湖居民居住在茅草房中,已经能够制作精致的石铲、石镰、石磨盘和骨铲、骨锥、骨鳔、骨针等各类工具,以及各种大小不同、形状各异的陶器。遗址中出土了一些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,以及相当数量采集植物的果实和野生动物的骨骼。
——摘自人教版《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》七年级上册
(1)结合材料一,仿照示例,再挑选出两项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典型考古发现,并得出相应的推论。
示例:发现:村落和茅草房
推论:贾湖居民已经会搭建房屋,形成聚落。
发现1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推论1:贾湖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发现2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推论2:贾湖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材料二 1954年在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了《宜侯夨(cè)簋》青钢器。篮内底有铭文120余字,部分铭文释意为:“在四月丁未这一东天,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,命令虞侯矢说:把你迁到宜地,赐给你好酒一卣、圭瓒一陈……易给你土地和人口。”
(2)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是周朝实行哪一制度的证据?结合所学知识,简述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作用。
材料三 里耶秦简出土于湖南省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,共36000多枚。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(注:原为楚国的黔中郡)迁陵县的档案。秦简的部分内容释意:“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,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,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,并予以执行……”.
(3)从材料三的秦简释意中可以得出哪些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?
(4)综合以上材料,说明考古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作用?
33.走进春秋战国
【提纲挈领】
材料一
(1)根据所学知识,完善以上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提纲。
【看图说史】
(2)对比材料二的两幅地图,指出图二比图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依据两幅地图,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。
【史料解读】
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,坏井田,开阡陌,急耕战之……倾邻国而雄诸侯.
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(3)材料三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哪些主要措施?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文指出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。
【学以致用】
材料四 2016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“中华史诗美术大展”,下面是部分藏品
(4)结合所学知识,请你仿照示例,在另外的三个藏品中选择一个,为作品中的人物制作解说词卡片。
示例:
老子:春秋后期人,道家学派创始人,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顺应自然。
(5)综合以上内容,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历史的方法?
…………
参考答案
一、单项选择题
1、A
【解析】
【详解】根据所学可知,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,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,A项正确;北京人距今约70万-20万年,排除B项;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,排除C项;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,排除D项。故选A项。
2、C
【解析】
【详解】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带,属于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代表,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,为适应北方寒冷、干燥的环境,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,C项正确;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,排除A项;小麦是起源于中东地区,中国种植小麦的时间要晚于水稻和粟的种植时间,排除B项;黍的种植晚于粟和水稻的种植时间,排除D项。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