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-乐学教程网
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5
限时特惠
20
付费资源
已售 911

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

简介

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

第一单元史前时期: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

第 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——北京人

1.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

(1)分布:范围广,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。

(2)元谋人

发现地址 云南元谋县
生活年代及地位 据今约 170万年,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
生产生活状况 已能够制造工具,知道使用火

2.北京人的发现

(1)北京人遗址:1921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。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。

(2)北京人:生活年代:距今约 70万——20万年。

特征:前额低平,眉骨粗大,颧骨突出,鼻骨扁平,嘴部前伸。

生产生活: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,过群体生活,已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。

3.山顶洞人:距今约 3万年,已具有现代人的特征。

4.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:会不会制造工具。

5.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,称为旧石器时代。

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

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生产生活
半坡居民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,种植粟,使用磨制石器,饲养狗和猪等家畜,制作彩陶,有少量的乐器,简单的制衣。
河姆渡居民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 干栏式房屋,使用木结构水井,种植水稻,会制作陶器和玉器,简单的乐器,懂得使用天然漆。

1.原始农业的发展

(1)起源: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 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起。

(2)兴起:黄河、长江流域

(3)标志:农作物种植、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.磨制工具的发展,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。

(4)意义: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。

2.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,称为新石器时代。

3.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异同?存在差异的原因?

相同点:都从事农业生产;都过着定居的生活;都使用磨制石器,使用陶器。

不同点:

(1)所处地理环境不同: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,而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。(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)

(2)房屋样式不同: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,防风保暖,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;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,具有通风、防潮性能,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。

(3)种植的农作物不同:半坡居民主要种粟,而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水稻;

(4)陶器不同:半坡居民制作彩陶,而河姆渡人制作黑陶。

4.定居的根本原因:原始农业的出现,生产力的发展。

第 3 课远古的传说

1.炎黄联盟

(1)时间:四五千年前,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

(2)形成:阪泉之战—炎黄结盟—涿鹿之战—炎黄打败蚩尤—黄帝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

(3)影响: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。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,海内外的华人也为“炎黄子孙”自称。

…………

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下载: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96 分享